Hist. Pl. Guiane 1: 55. 1775.
≡Borreria latifolia ( Aubl.) K. Schum. ≡Borreria latifolia ( Aubl.) K. Schum. Mart. Fl. Bras. 6 ( 6) : 61. 1888; 广东植物志 6: 244, 图 198. 2005.
多年生草本,直立或披散,高0.3-1m。茎和枝着地部分生根,四棱柱形,干时黄绿色,具纵槽,被短硬毛,有时也被长硬毛,棱上具狭翅。叶无柄至具短柄;托叶鞘状,鞘长1-1.5mm,外面被短硬毛,先端具5-9条长1-7mm的刚毛或刺毛;叶柄长2-6mm,被短硬毛;叶片干时纸质,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1.2-7.5cm,宽0.6-4cm,基部楔形至钝,长下延,先端急尖或钝,两面被或疏或密的短硬毛,侧脉每边5或6条。花无花梗,数朵簇生于叶腋和叶柄间的托叶鞘内,有时顶生,直径6-15mm;苞片丝状,长0.5-4mm;被丝托椭圆体形至倒卵球形,长约0.5mm,密被短硬毛;萼檐裂片4,披针形,长1-2mm;花冠漏斗形,蓝白色至浅紫色,外面被微柔毛,花冠筒长2-3mm,喉部被短柔毛,裂片4,三角形,长1-1.5mm;花柱长5-7mm,柱头2裂,裂片线形,伸出。蒴果椭圆体形至近球形,长3-3.5mm,直径2-3mm,密被短硬毛,上部兼有长硬毛,果皮硬纸质至软骨质,成熟时从顶端室间开裂,果瓣基部常保持连接,然后两果瓣沿隔膜室背开裂,先端具宿存萼檐裂片。种子椭圆体形,长约2mm,直径约1mm,两端钝,浅褐色或暗褐色,有或无光泽,表面具多数小凹点。花期:5-11月。果期:5-11月。
产地:排牙山(王国栋 6793)、大鹏、笔架山、罗湖区林果场(曾春晓等 023275)、羊台山(张寿洲等 5035)。逸生。多见于废墟、荒地、山地和沟谷灌丛中,海拔20-200m。
分布:原产南美,现广布于安的列斯群岛、中美洲、北美(墨西哥)、非洲、澳大利亚、印度、印度尼西亚和马达加斯加。我国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和广西均有逸生。
用途:本种速生,曾引入广东等地繁殖作军马饲料。